栏目导航
  战争概览(2572)
  战争简介(0)
  战争背景(1990)
  军事对比(582)
  战争历程(0)
  第一阶段(0)
  第二阶段(0)
  第三阶段(0)
  重要战役(179)
  平壤之战(8)
  黄海海战(57)
  旅顺口之战(54)
  威海卫之战(24)
  辽东之战(36)
  甲午人物(3940)
  邓世昌(309)
  李鸿章(2922)
  明治天皇(122)
  伊藤博文(384)
  左宝贵(64)
  丁汝昌(109)
  刘步蟾(30)
  历史研究(1806)
  图书专著(66)
  期刊论文(629)
  会议论文(61)
  学位论文(83)
  报纸文献(967)
  史料集锦(61)
  珍贵图片(7)
  影像资料(54)
  报纸文献(0)
影像中的“社会记忆”变迁:以李鸿章形象为例
作者:徐新闻  年份:2010-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李鸿章 社会记忆 影像叙事 社会叙事 
描述:影像中的“社会记忆”变迁:以李鸿章形象为例
李鸿章享堂重建:史论的流变和地方的应对
作者:袁永松  年份:2009-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史论 社会记忆 李鸿章 李鸿章享堂重建 
描述:堂际遇的影响。2)揭示当下重建李鸿章享堂地方意涵,分析地方与国家在历史-象征,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互动、对话、共谋和分歧;指出修复李鸿章享堂,强调他在近代史上的作用和影响,一方面是在呼应有关中华民族现代化历程艰难曲折的主流叙事;但另一方面也是提升当地历史-象征地位,开发旅游文化资源的地方发展策略。3)探讨地方历史人物和事件是怎样进入历史编撰,以及历史编撰中人物和事件怎样成了地方开发经济的历史文化资源。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如下:文章的导论部分对有关社会记忆的理论进行梳理,并提出本文拟论的问题。第一章从一个台湾摄制组来访享堂入手,通过笔者的田野经历,全面描述修复后的享堂现状,结合不同时期他人对享堂的描述,看享堂及其他李鸿章遗迹在地方社会记忆中的位置。第二章主要分析晚清至民国期间李鸿章...
李鸿章的国际法思想及运用
作者:宫兰兰  年份:2009-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李鸿章 经世致用 国际法 国家主权 
描述:他国家的关系,而西方已经开始把国际法作为处理国家关系的准则。其次,挖掘李鸿章国际法思想产生的根源:儒家传统经世致用思想,促使李鸿章形成了在对外交往中维护国家利益、寻求自强之道的现实主义外交,这成为他积极学习和运用国际法原动力。李鸿章的国际法思想可以概括为:主权原则、遵守条约原则、均势原则。再次,阐述李鸿章运用其国际法的思想解决的实际问题,如:裁撤常胜军,处理滇案,保护华工人权,中法关系,中日关系等。结论是李鸿章国际法思想的是具有现实合理性的,对中国近代国家关系转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鸿章的劝导和1882年《朝美条约》的签订
作者:刘晓敏  年份:2009-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李鸿章 朝鲜开国通商 “以夷制夷” 《朝美条约》 
描述: 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从由于列强侵略而引发的日益升温的朝鲜问题,以及朝鲜国内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两个角度出发,系统论述了朝鲜开国之际的国内外形势,进而,深入分析李鸿章促使朝鲜实施开国政策,接受对外修交建议的客观历史环境。 第三部分论述清政府“以夷制夷”对朝政策的确立。晚清历史是一部充满动荡和不安的历史。两次鸦片战争,实际上打碎了清王朝在东亚地区“天朝上国”惟一独尊的旧格局。面对中日等东亚国家相继被纳入以近代条约体系为标志的近代国际秩序的严峻现实,李鸿章等切感中朝传统的宗藩体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为此,清政府不得不转变旧制,将对朝鲜内政外交的“向得自主”转变为在朝鲜实施“以夷制夷”的政策。清政府“以...
李鸿章教育思想研究:在“传统”与“变革”中抉择
作者:李顺光  年份:2009-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传统教育 传统 变革 中学 西学 
描述:之一的李鸿章同样面临着在“传统”与“变革”中如何抉择的世纪难题。列强的坚船利炮迫使他不得不在被动的形势下选择以“洋务运动”作为力挽狂澜的治国良策。由于办洋务需要新型的实用人才,李鸿章“变革”思想以及自强之路最终落脚于教育;而封建传统教育制度的“传统”——科举制仍在散发其钳制新型人才培育的余晖,李鸿章又不得不在“中学”与“西学”中变通,在“做事”与“做官”中发展自己、认识世界,最终实现从“华夷”的静态观到“师夷”主动认识观的嬗变。 李鸿章在督办洋务期间,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思想及观点;而每一种教育思想主张又何尝不是在与西方列强的侵压与顽固守旧势力的斗争中产生,在维护“中学”传统文明与学习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冲突中诞生的。他用“取彼之长,益我之短,择善而从”的“体用观”总领洋务教育事业:为提升军事力...
李鸿章实业教育思想及其对当前高职教育的启示
作者:林红英  年份:2009-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李鸿章 实业教育思想 高等职业教育 
描述:现代性的个性特点。在思想内容方面主要论述了培养科技人才的教育目标、讲求实效的教育体制、“西主中辅”的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严格奖惩的教育管理、“土洋结合”的师资队伍。分五个部分评述李鸿章实业教育思想的历史贡献: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冲击了封建科举制度,促使了新型学制的建立,培养出了近代第一批科技人才,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最后就其思想中的闪光点对当前高职教育的启示作了探索: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根据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经济发展需要,科学设置课程内容;适应培养人才需要,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结论认为李鸿章实业教育思想打破了中国传统教育体制的藩篱,体现了开创意义和进步性,它对中国教育近代化乃至中国近代社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对当前高职教育有借鉴作用。
李鸿章洋务新政思想研究
作者:程伟  年份:2009-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李鸿章 洋务派 洋务新政 思想 
描述:组织。李鸿章深受传统“经世致用”和“西学中源”思想的影响,在洋务运动中坚持以“中体西用”和“外须和戎,内须变法”思想为指导,先后进行了经济、军政、学政和官制等方面的改革,其涉及之广,影响之远非他人所能及。李鸿章洋务新政思想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不仅促进了洋务运动的深入发展,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而且对今天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我们看到,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李鸿章洋务新政思想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尽管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主义的腐朽统治,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其积极意义,毕竟其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并在开展近代教育等领域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历史作用。
李鸿章与中国近代铁路建设
作者:康艳华  年份:2008-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李鸿章与中国近代铁路建设
李鸿章的中日结盟观
作者:武雪彬  年份:2008-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李鸿章 晚清 日本 结盟 
描述:日外交之路。但在实践中其对日结盟观却屡次被日本打破,中日冲突不断。李鸿章在妥协退让、息事宁人的消极对日结盟观指导下加以处置,这反而助长了日本的肆意妄为。随着日本侵略野心的日益明显化,琉球丧失,李鸿章的结盟观产生了动摇。经朝鲜壬午兵变、甲申政变,李鸿章开始积极防御日本。《天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李鸿章对日结盟观的最终瓦解。李鸿章的对日结盟观不但没有使中日结盟得以实现,反而加速了中日安全困境的形成。
刘秉璋军政生涯述论
作者:赵耀南  年份:2008-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刘秉璋 李鸿章 淮系集团 军政生涯 
描述:爱国精神和反抗意识的封建官僚,其仕途生涯历任江西布政使、江西巡抚、浙江巡抚、四川总督等职。在不同的地域内和不同的职位上,刘秉璋针对实际情形因地、因时制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对辖区内的民生、财政、吏治等项工作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管理,同时对于外来侵略、民教冲突以及民族争端等问题也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和恰当的处理,一定意义上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利益,较好地完成了一个地方官僚的使命。本文以时间为顺序,着重对刘秉璋自同治元年(1862)加入淮军到光绪二十一年(1895)被参去职这三十余年间的军政生涯进行了考察研究,并对其中的重大事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章除在《绪论》部分对选题立意、学术史概况和全文要旨进行了简要交代外,主要分四大部分来具体考察,要点如下:第一部分:刘秉璋军政生涯的淮军时期。刘秉璋进士出身,在淮军的“平...